close

這本書是以有趣的手法寫的藝術史,
作者在前面提到: 人欣賞藝術是傾向以 “真實物體” 的標準來判別好壞, 如果一位畫家花了一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畫 神情跟真實的人物非常相似, 幾乎所有人都會說那是一幅 “傑作”
但是對於比較 “粗線條” 的作品, 一般人都比較不容易去觀察藝術家所要表達的是什麼,
不可否認地, 人是視覺性的 及 感官性的, 抽象畫讓人怯步是因為我們不能以 “直覺” 來欣賞
所以人在欣賞藝術或是創作藝術時, 常常會受到 “刻板印象” 的影響, 很多印象是深深地刻在我們的腦裡, 而這些印象往往把我們侷限住了
如果你跟一位還沒見過外面世界的小孩說: “天空是藍的, 草地是綠的”, 當他踏到外面去時, 他會想: “喔! 天空真的是藍的, 草地真的是綠的”
但是如果你什麼都不跟他說, 直接把他帶到外面, 他會觀察外面的世界, 然後也許會說: “喔, 原來外面的世界這麼美, 有這麼多不同的顏色”
也就是說, 當一個人什麼都不知道時, 他會觀察的比較仔細, 所看到的東西會比較多
愛因斯坦說:
“The secret to creativity is knowing how to hide your sources.”
如果我們在欣賞及創作時能夠拋開腦海中的印象, 我們會得到嶄新的東西
全站熱搜